"中華文明探源工程"是繼"夏商周斷代工程"之後, 又一項由中國官方的大規模多學科古史研究項目,主要目的是為了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。 中國史書常把炎黃二帝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端,並將5000年作為中華文明的歷史跨度。但史書上對炎帝、黃帝至堯舜禹的記載多帶有神話色彩,因而無法作為信史。如果扣除仍然存疑的夏朝,則剩餘的時長僅剩3500餘年。
探源工程於2004年展開, 期間通過對浙江良渚,山西陶寺,陝西石峁等眾多遺址開展大規模考古發掘。 2018年5月28日公布成果, 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。 探源團隊認為,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,是多元一體格局。 距今5800年,黃河、長江中下游、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。 距今約5000年前,良著文化最早進入文明社會。 距今3800年,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。 中華文明在自身發展過程中,廣泛吸收了外來文明的影響。源自西亞,中亞等地區的小麥栽培技術,黃牛和綿羊等家畜的飼養以及青銅冶煉技術逐步融入中華文明之中,並被改造生發出嶄新的面貌。 這裡使用史書上名詞“夏”, 只表示時代(時間), 不是夏朝。 歷史是由有文字開始算起, 我的之前文章“中國歷史3700年”,與這裡成熟的文明3800年附合。
下面是央視CCTV視頻和公佈成果的截圖, 全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直播內容文字放在下面"comments"裡面。
History & Story 歷史、故事: 正確認識人類的遷徙歷史,有助於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。
Understanding of human migration history for better harmonious society.
Click to see larger pictures. Topics list is at bottom of page.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List of Posts
Above: Click "Home" to see all posts, "Older Posts" to go to next page.
Below: Unhighlighted shown under highlighted links
阿爾泰語系的起源和傳播 Origin and Spread of Altaic Languages 2021
"中華文明探源工程"成果公佈 2018; 公元前3500〜前1500年的考古世界; 從DNA看中國人的起源和演化
開始商朝 Beginning of Shang
周、秦開始 Beginning of Zhou & Qin
中國歷史三千七百年 China's history 3700 years
商、周、秦起源的傳說 Legends of origins of Shang, Zhou & Qin; 商、周同不同源? Shang & Zhou different origins?
商、周、秦是什麼民族? Shang, Zhou & Qin what nationality?; 古羌人 Ancient Qiang people; 劉秀的墓 Tomb Liu Xiu; 旅途上的歷史故事 On way
Human Migration -Genetic Anthropology 探索人類起源及全球移徙擴散, 現代基因學: Human Journey 人類旅程
我的旅遊創作網站連結 My Blog Links
Please acknowledge the source when reproducing the content elsewhere. 引用或轉載本文, 請註明來源。
Below: Unhighlighted shown under highlighted links
阿爾泰語系的起源和傳播 Origin and Spread of Altaic Languages 2021
"中華文明探源工程"成果公佈 2018; 公元前3500〜前1500年的考古世界; 從DNA看中國人的起源和演化
開始商朝 Beginning of Shang
周、秦開始 Beginning of Zhou & Qin
中國歷史三千七百年 China's history 3700 years
商、周、秦起源的傳說 Legends of origins of Shang, Zhou & Qin; 商、周同不同源? Shang & Zhou different origins?
商、周、秦是什麼民族? Shang, Zhou & Qin what nationality?; 古羌人 Ancient Qiang people; 劉秀的墓 Tomb Liu Xiu; 旅途上的歷史故事 On way
Human Migration -Genetic Anthropology 探索人類起源及全球移徙擴散, 現代基因學: Human Journey 人類旅程
我的旅遊創作網站連結 My Blog Links
Please acknowledge the source when reproducing the content elsewhere. 引用或轉載本文, 請註明來源。
Blog Archive
Powered by Blogger.
今天(28日)上午,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公佈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”研究成果,探源研究通過對眾多遺址開展的大規模考古研究,以豐富的考古資料,實證了中華大地5000年文明。
ReplyDelete“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”項目,簡稱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”,2001年正式提出,期間通過對浙江良渚,山西陶寺,陝西石峁等眾多遺址開展大規模考古發掘,以豐富的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大地5000年文明。
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:探源工程的研究團隊認為,距今5800年前後,黃河,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;距今5300年以來,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;距今3800年前後,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,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,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。
中華文明探源項目取得的另一項重大成果,是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有了總體認識,並實證了中華文明“多元一體,兼容並蓄,綿延不斷”的總體特徵。
關強:研究表明,多元一體文化現象背後的各地方社會,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階段,在各自的環境基礎,經濟內容,社會運作機制以及宗教和社會意識等方面,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差別,呈現出多元的格局,並在長期交流互動中相互促進,取長補短,兼收並蓄,最終融匯凝聚出以二裡頭文化為代表的文明核心,開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。中華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是一個多元一體的過程。
在外來文明影響方面,探源研究認為,中華文明在自身發展過程中,廣泛吸收了外來文明的影響。比如源自西亞,中亞等地區的小麥栽培技術,黃牛和綿羊等家畜的飼養以及青銅冶煉技術逐步融入中華文明之中,並改造生發出嶄新的面貌。
“中華文明探源工程”是繼“夏商周斷代工程”之後,又一項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,研究中國歷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。從2001年正式提出至今,已經實施了4個階段的研究工作,一個中國之前的“中國”,逐漸清晰起來。
探源研究中,重點關注了浙江良渚,山西陶寺,陝西石峁等幾處都邑性遺址。
浙江良渚遺址,發現了建於距今約5000年前,長1800米,寬1500米,面積近300萬平方米的內城和面積達800萬平方米的外城。為防止遭洪水侵害,還堆砌了長3.5公里,寬十幾米,高數米的大型水壩。其工程量在全世界同時期的建築中是首屈一指。
山西陶寺遺址,同樣發現了修建於距今4300年前的巨型城址,280萬平方米的城內已有宮殿區,手工業作坊區,一般居民區和墓葬區等嚴格的功能分區。
陝西石峁古城總面積達400萬平方米。則由皇城,內城和外城構成,古城是用石塊在丘陵之上壘築而成,皇城的城牆高達9米,外城的城門建有雄偉高大的垛樓。
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項目執行組組長之一王巍:各地區都開始出現了初期的文明,它的標誌就是王權的出現,大的城址,高等級的建築,所謂的宮殿,高等級的墓葬,這樣幾點是判斷文明的一個重要的標誌,最終是國家的出現,國家的出現會有一些物質的體現,比如大的城址,大的工程。
探源研究發現,中國文明實為散佈在黃河,長江和西遼河流域的許多地方文明構成的一個巨大叢體,體量遠超世界上其它幾個古代文明。從大約距今5800年起,黃河流域,長江流域以及西遼河地區的史前社會開始了向複雜化的加速度發展。
從中華文明起源至大約距今3800年,長達一千多年裡,文獻傳說有許多這一時期“天下萬國”的說法,探源研究將這個階段叫作“古國時代”,認為是中國文明早期發展的第一個大的階段。
在這一千多年裡,各地方文明分別有自己的演進方式,特點,此起彼伏,此消彼長,又彼此間交流競爭,取長補短,逐漸顯現出“一體化”趨勢,匯成中國文明的洪流,並在古國時代晚期,以河南二裡頭為代表的中原地區,大量吸收各種外來的先進文化因素,同時開始對外輻射其強大的影響,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王朝氣象。
這一過程在探源研究中稱為“中國文明的多元一體”,作為一種歷史趨勢,奠定了日後夏商周“三代文明”的基礎,也成為了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遠因和源頭。
王巍: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中華五千年文明,但是實際上究竟有多少歷史根據,究竟是真實還是神話傳說,對於中華民族來講是非常重大的一個問題,我們這個研究把距今5000多年文明通過考古發現和多學科結合把它證實了,這在世界文明研究當中也是重要的貢獻。
在探源研究眾多的遺址中,安徽凌家灘遺址在年代上相對要早,5000多年前中華文明發生了較大的變化,凌家灘位於最早的節點之一。它的玉器製作工藝達到了當時的最高峰,一條2000多米長的寬大壕溝,將生活區和墓葬區分割開來,反映了先民的“規劃智慧”。
...... Continue